close

有需要而產生供給,這是商業買賣行為的基礎;商品定價雖然是以成本加(合理)利潤訂出,但真正的交易實價,仍是從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連動所產生;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化,也理應如此。

而說到房市需求面,一般當然和某區域的人口有直接密切關係;畢竟房屋主要是拿來居住的,所以人口夠多,代表房市有一定的需求能量,價格就會有撐;反之,當然就容易出現鬆動。

按照這個道理,近年人口成長最明顯的新竹縣市,理當為房市供需發展最健全、房價最穩定(成長)的區域。而且不光是生育率獨霸全台,新竹地區還設有鼎鼎大名的新竹科學園區,孕育出消費力特強的科技新貴族群。純粹從內部需求來看,新竹房市潛力確實雄厚。

只不過,或許真的是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;根據住展企研室長期觀察,不僅在地建商,甚至陸續有來自台中、桃園乃至台北的建商進軍搶食,都是相中新竹房市的此等潛力,結果使近年新竹房市供給擴張太快,銷售速度明顯放慢;甚至有當地業者告訴住展企研室人員,現在是當地房市淡季。

然而這一、兩年來,新竹房價雖也有漲勢,但幅度和速度和北桃有一定差距。換言之,看近幾年的北台灣房市,似乎和人口結構或供需法則脫節:人口成長停滯,甚至持續淨流出的台北市區,房價漲勢反而最兇,生育率最高、又有竹科新貴加持的新竹,反而是漲幅後段班。

然而,真正讓近年房價走勢與人口供需結構脫節的,其實是資金效應。而起始點則是馬政府98年大幅調降遺贈稅率,使海外華人台商資金大量回流;當時馬政府調降的理由,是鼓勵海外資金投入國內實體投資、促進經濟復甦,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,這些資金最後大多流向股市、房市。

而這些流向房市的資金,又以卡位精華區物件為主;因為其目的並非短線進出,而是資產配置、保值避風險,乃至規劃節稅,綜合以上,價格已高的大台北一線區房產,反而最具此等效果,有題材可烘抬的區域反而次之。一級地段房價又被墊高,自然產生消費推擠及比價漣漪效應,漲勢一波波向外擴散;不過速度和力道會隨距離遞減,故新竹或宜蘭、基隆等區房市,受惠資金行情的程度自然較低。

只不過,資金效應終究仍是短期,美國也不可能永無止境印鈔;當資金熱潮退去之後,房市價量趨勢還是必須回歸到基本供需面,靠資金熱錢及跟漲比價拉上來的房價,終究得面臨實質需求的檢驗。

arrow
arrow

    專營廠房工業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